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连线西扎+11位专家现场解读: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中的方法与建造 | 有方报道

连线西扎+11位专家现场解读: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中的方法与建造 | 有方报道
编辑:原源 | 2020.11.25 22:02

11月21日,87岁的阿尔瓦罗·西扎与项目合伙人卡洛斯·卡斯塔涅拉一同,完成了他与中国的第一次直播连线。“真高兴能再次见到您”,当西扎与华茂集团董事局主席、七年前说服西扎担纲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设计的老徐总在屏幕两端遥相握手,21日下午围绕博物馆这一重量级建筑新作的4小时研讨,有了一个温暖难忘的尾声。

 

左一:卡洛斯,左二:西扎;右:东钱湖教育论坛创始人、华茂集团董事局主席徐万茂  摄影:郭嘉/有方

连线西扎,是“光与空间的戏剧——西扎与现代主义建筑”学术研讨会的最后一个环节。研讨会是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开馆的重要单元之一,为期两天丰富而紧凑的议程,让社会各界关注美育与建筑的专家人士齐聚东钱湖畔,共同见证国内首个以“艺术教育”为主题的博物馆的落成投用。博物馆是西扎的最新建成作品,正如研讨会学术召集人、主持人易娜的总结,“7年磨一剑,这是属于建筑师的苦与乐、艰难与狂喜”。

 

“让西扎的工作可以被言说,是我们的责任”。研讨会有着高度专业的嘉宾阵容(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方戟、王忠祥、申屠团兵、刘纯一、陈嘉炜、范路、范文兵、徐千禾、徐立勋、鲁安东、葛明;他们或是考察过西扎大部分建筑的研究者,或是对设计方法和现代建筑史有深入理解的建筑师与学者,或是博物馆建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人物。近4个小时的深入讨论,完整回溯了西扎的思想与方法,博物馆的建造与工程,建筑师的现场细读,以及让建筑得以实现的幕后故事。

 

研讨会现场  摄影:郭嘉/有方

 

 

葛明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葛明  摄影:姚雨何/有方

在这么美丽的房子里说太多了,就不是特别好,因为房子本身不需要被说得太多。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当代往往把西扎归纳为不可言说的那种人物,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对他的误读。从研究的角度来说,让西扎所做的工作可以被言说,是我们的责任。所以我在这里冒昧说两句。

 

首先是西扎让我个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一、设计与言说的状态。记得西扎曾说过当代对于怎么“看”不那么讲究了,但他设计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时还要为此做出努力。他在介绍方案的时候希望这个房子中所有的光柔和起来,所以设置了一个大的空腔,成了巨大的光的过滤器;有了它以后,其他展厅的光线就可以变得柔和,这时人们才能安静地忘掉房子,看到想要看到的东西。他说话的时候,语言非常朴素,语调非常缓慢,但不知不觉地就似乎成了一首诗,在现场听了让人非常动容。西扎还说,因为周围环境的原因,这个建筑有一个高的状态;又因为高了,就需要做一个最谦卑的入口和它匹配。从这个角度而言,西扎展现了非凡的,把建筑当做手艺的状态。同时他的思考深度以及对“看”的理解力,是需要我们仔细感受的。

 

二、瞬时变化的草图。当西扎在淮安看实联项目的场地时,很快就画了很多草图,几乎包括所有建筑构想的雏形。各式各样的令人惊叹的草图,透视略带变形,我的理解是为了体现空间的瞬时变化,因而角度不是固定的。

 

三、快速的角色切换。感觉西扎比较拒绝面对媒体,但他逛南京甘熙故居(九十九间半)时步履立马变得轻快起来,好像年轻了几十岁(笑)。

 

研讨会现场  摄影:郭嘉/有方

其次,谈一下西扎与现代主义建筑的关系。

 

与现代主义第二代建筑师比如尼迈耶、丹下、贝聿铭等人相比,西扎更像是在二代半的状态里。现代主义第一代建筑大师是开创者,创造了很多对建筑学来说像奇迹一样的东西;第二代为了不同于第一代,往往会有一种理念或形式先行的状态。而西扎则是吸收了现代建筑或现代主义建筑(两者并不相同),包括路斯、柯布、阿尔托等人的遗产,又在建筑设计的核心命题:空间方法上有着明显的突破。放在当代语境里,可以与他并行的人屈指可数。

 

可以说,现代建筑或现代主义建筑最核心的突破之一就是在空间方法上的突破,描述建筑的词语那么多,却似乎没有像“空间”一样,可以抽象到能同时连接起物体、身体、环境等等,使它们放在一起说。西扎在空间方法上有着明显的继承和突破。他的空间方法总体可以和路斯的体积规划放在一起谈,其建筑也充满了房间群;从他写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对勒·柯布西耶萨伏伊别墅崇高的敬意;内在则有些像阿尔托的状态。西扎的空间方法有效地汲取了这些内容,加上他学习雕塑的经历和个人的空间认识,完成了突破。他的房间有一种“粘度”,有时又会突然让人觉得很放松,这或许就是西扎对空间方法的发展。

 

西扎的房子,有些像是在盒子里叠加了很多房间群。如果大家看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的平面,会发现有三组房间群:小房间、中房间和大房间。作为群体的时候,他又试图让一个房子似乎分裂成了好几个房子来处理,这与纯粹在一个房子里塞好几个房间群系统的做法形成呼应。西扎在设计中经常把这看似矛盾的两者放在一起,这好像有效地体现了他对于现代主义关于碎片与拼贴的理解,而且不再只是停留在图面上,真正地实现了空间化。

 

博物馆二层平面图

我们知道西扎喜欢用白色,在我看来这也是他对空间方法的巨大突破。白色在现代主义中的某种状态是像石膏模,让人感觉并没有物体感,但西扎却让白色有了物体感,再加上内部极其均匀的光线,构成了一种非常特别的介于物体和氛围之间的东西。这种均质性,还让白色带来了距离感,而这难道不就是现代主义真正追求的吗?利用白色产生物体感、氛围感包括距离感,这是西扎的突出贡献。如果仔细地看,西扎所用的动作虽然复杂但似乎也有套路,但是看他房子的时候,即使知道或许会有这些动作,每一次依然会让人感到惊喜。这是西扎的特别之处。

 

中庭及坡道  摄影:侯博文

其三,什么是西扎建筑的当代意义?

 

一、他让建筑、物体和环境之间拥有非常好的平衡关系,要知道建筑物不等同于物体。西扎在这方面的贡献,现在还依然值得思考。

 

二、西扎对于建筑表情的重视。他的平面不同于柯布、路斯等人,常常具有某种“老平面”的状态——看上去就是“平面”,似乎并没有抽象化的意图,但他的空间又是如此抽象,这种做法看起来像是为了让房子具有某种表情——有时沉默也是一种表情。西扎对于建筑表情的重视毫无疑问,回想第二代现代主义建筑师们都做得不错,但很难说会特意追求表情,这点始终值得我们琢磨。

 

最后,是西扎对于瞬时感的获取。如果说赖特的古根海姆中庭是一眼可知,那么西扎的中庭就是处处让人惊奇。在我看来,西扎对于瞬时感的表现,让某种时间因此进入了空间,并开始传达意义。

 

沿街外观  摄影:侯博文

最后想分享一个场景。我们在淮安实联大楼的时候,当时有许多活动,但西扎基本拒绝了媒体;我自己在看项目的时候,发现他在一个房间里画画,我非常好奇他在画什么,但卡洛斯挥手让我别过去。我还是很好奇,就在窗外看了一眼,发现他在画自己这个房子的局部,这个场景让我记忆深刻。在我看来,他的房子好像又一次进入了某个特殊的画面,难以名状的氛围、身体、场景和物体,都浓缩在了这个画面之中。

 

陈嘉炜

iArchitectstudio主持建筑师

西扎海上文博苑项目建筑总顾问

 

陈嘉炜  摄影:姚雨何/有方

从建筑师的角度来看,西扎的设计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简洁体量与戏剧性内部空间的对比。二是小心地在体量上开洞口,洞口有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与内部体量的对应,甚至产生渗透性与层次。三是在精神层面上创造诗意的路径,很多空间场景是静止的,呈现出如画般的状态,但画面之间的对比往往又是戏剧性的,打动东亚业主的建筑魅力可能就来源于此——举例而言,在韩国的一个小建筑里,西扎甚至能创造同时满足业主夫妇不同宗教精神需求的空间。四是很多建筑线条与光线的运用。西扎可以依靠对空间和场所的创造,超越形式的力量。线性元素从外部体量蔓延至内部,再蔓延至各个具体的高度,比如踢脚线10公分,腰墙两种高度,一种1米、一种2.1米,2.1米的应用在卫生间里。西扎在这些线性高度控制里展现出的职业性,以及对建成环境的比例细节等等的考究,都产生了很大的力量。

 

而他在面对大体量项目时,则非常关注与城市的关系、空间聚落的可达性。以海上文博苑为例,他给出了几乎完美的答案,在用一个强有力的路径把功能都解决了以后,再来做建筑里有趣的部分。同时,西扎是个真正的职业建筑师,对各种功能流线、规范的理解非常老练。比如我们要做一个博物馆,参观路径的尽端是先通过礼品店再离开博物馆,但在规范上消防疏散需要尽可能直通室外,西扎马上把楼梯调个方向就解决了问题。这是非常老练的建筑师的魅力。最后,他自己有一套控制空间环境的标准,比如材料表、物件表,一张A3纸就搞定了。他很清楚地知道建筑最后会是什么样子,家具、灯等物件都被小心地放在建成环境里,共同营造出空间的比例和疏密度。

 

我对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的理解,是这是一栋很有特点的房子——与街道建立关系,用斜坡引导至入口;连续的坡道串联起空间路径,进入到不同楼层的展厅里,在洞口的渗透性上也推敲了很多。博物馆里有很多往往不为人注意的“线”,如空调的出风口、灯管的形状等等;灯打得非常均匀,让空间呈现出一种甜蜜但又安静的气氛。所以西扎在光环境上采用的是统一法,用光线统一人在空间里的愉悦感。

 

洞口的渗透性  摄影:姚雨何/有方

最后,对西扎最新作品的最大体会是——他还是非常活跃的,相信这是建筑学给了他这样的魅力!

 

 

 

刘纯一

西扎事务所中方项目负责人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驻场建筑师

 

刘纯一  摄影:姚雨何/有方

大家好,我是刘纯一,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的驻场建筑师。今天的分享包括两个部分:博物馆的建造过程,以及对项目特点的简要分析。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是西扎和卡洛斯在亚洲的最新建成作品。2005年起,卡洛斯成为西扎的项目合伙人,从韩国开始在亚洲进行了一系列实践。继韩国安阳艺术公园西扎馆(2005-2006)、拟态博物馆(2009)、爱茉莉科研中心(2010)等项目陆续建成后,西扎与卡洛斯在亚洲的第二站来到中国台湾,第三站则是中国大陆——迄今共有三个项目落成。

 

项目的整个工程跨越了近7年。2013年底,华茂集团委托西扎设计同处于东钱湖教育论坛内的5个专家工作室,并组织了包括老徐总在内的8人考察团,到葡萄牙对西扎的建筑进行了深入考察,后决定将博物馆项目委托给西扎团队。2014年7月,西扎提交第一稿设计成果;2020年11月21日,博物馆开馆、正式呈现在公众面前。从西扎最初的草图中可以看到,博物馆建筑形体在此后数轮汇报中并未产生较大变化,而是一直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完善。

 

西扎草图,2014年5月
“2017年9月,我和另一位设计师到卡洛斯工作室待了大概一个月,完成驻场工作前的学习培训,对项目全套技术图纸进行了梳理讨论。”
“2018年12月,土建完成,中庭空间初见雏形。中庭里之前有很多脚手架,记得拆掉支架的那天施工单位的总工兴冲冲地跑来跟我说,‘刘工,今天中庭终于拆下来了,这个空间太棒了!’受他感染,我也马上跑去,那是第一次看到中庭完整呈现在面前。当时还没有天窗等其他设计,但空间已足够让人感动。”

博物馆设计和施工上的特点、难点,可以从“小与大、轻与重、黑与白”三个方面切入。

 

卡洛斯经常用“小中见大”来描述这个建筑,因为它在室内外给人的空间体验是不同的。项目整体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其中地上部分4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2.5米,总体空间容量不大。不同于西扎大部分项目采用的低调、融于场地的方法,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的体量从场地中清晰完整地释放出来,用一种近似挑战的姿态回应着山体。这在视觉感知上放大了体量,强调出博物馆的重要性。从西扎初期的草图中已可以看到平面组织的三个层次,包括靠山体一侧的服务空间,中间的主要功能空间:展厅,以及靠近外部道路的精神空间:坡道中庭。服务空间的靠边布置,使展厅可横向展开,在平面上拉长了参观流线;而坡道中庭则是建筑中最耀眼的部分,其完整的设计让博物馆成为了一个完全的“步行建筑”,平缓坡道将参观者自然引入各层展厅,延伸了参观体验并将对空间的认知不断放大,小房子由此“变成”了大房子。

 

从靠近道路的一侧看向建筑,整体两米左右的悬挑设计使建筑主体近乎漂浮在地面上。场地微微倾斜,南侧悬挑高度约在3米,而在北侧离地仅约40公分;底层大玻璃窗的使用进一步强化了漂浮感和轻盈感。除底层的固定窗外,这是一个几乎没有窗的房子,为夹层办公楼设计的几个窗也被隐藏了起来;幕墙上仅有的两处穿孔是出于设备和消防的需求,连续的弧形外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雕塑体,使建筑有了最大的实体感。黑色的幕墙进一步加重了重量,博物馆因此可谓“又轻又重的建筑”。

 

“轻与重” 摄影:侯博文

“黑与白”是有关博物馆的主要材料使用。建筑的黑色幕墙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但其实在最初的设计中,幕墙是银色的。幕墙施工前,施工单位在现场办公楼山墙上做了一块十几米的样板,业主和设计方对材料平整度和表现力都不满意。当时建筑主体刚好完成,外部刷上了黑色涂料,卡洛斯来现场时拍了一组照片回去;而经过对混凝土、幕墙、门窗的样板颜色的比对,西扎最终决定对幕墙进行重大调整:从银色改为黑色,同时深化幕墙构造、解决平整度问题。这对西扎来说也不是个简单的决定,他的原话是“a brave decision”。最终我们选用了蜂窝复合波纹铝板双层幕墙,才有今天看到的高完成度。

 

白色部分为博物馆的室内材料,包括四种:白色大理石、乳胶漆、吸音吊顶、木饰面。白色大理石的墙裙主要有两种高度模数,铺设特别注意对缝的细节;展厅墙面使用乳胶漆,顶上的吸音材料很好地解决了回音的问题。在黑与白之间还加入了灰色的清水混凝土,这也是土建施工中的主要难点,在施工前截取外墙中具有典型节点的样板段进行了多轮实验,最终在平整度和曲线的连贯性上实现了比较好的效果,色差和裂缝问题也得到后期局部修复。

 

门厅的白色材料  摄影:侯博文

 

申屠团兵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风景研究院总工程师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工程设计技术负责

 

申屠团兵  摄影:郭嘉/有方

作为工程师,我来谈谈这个博物馆的一些工程设计难点。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建筑空间体系和工程设计,二是特殊工程设计的策略,三是与西扎团队合作的感受。

 

建筑空间体系和工程设计,可以从四点来讲: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

 

结构:西扎这个博物馆是去多米诺体系,几乎看不到柱子。空间界面极简,同时又多变、复杂。结构体系如选型图所示,蓝色线条是结构体系竖向构件-普通剪力墙,而左面角落和中庭内侧以红色表示的异形墙,用来挑整个南面20几米的跨度的上部结构,异形墙上不规则开洞,竖向不连续需要采用型钢墙外挑箱梁。

 

暖通:空调风管隐藏在吊顶和墙体内,风口尺寸设计至最小,隐藏在不显眼的吊顶条缝处,基本原则是人走过来视线看不到风口,同时还要控制风速。

 

给排水:室外消防独立设置了埋地消防水池及消防车取水口,水泵接合器结合挡土墙设置为侧墙式,室外无露出地面的消防设施,管线尤其是检修井的位置经过精心排布。虹吸雨水排放,达到管线隐藏、屋顶整洁。

 

电气:西扎不喜欢用直射光,整个博物馆采用独特的灯具及灯光设计,将仅有的几处天窗射进的自然光运用到极致,使整个空间明亮通透。大厅采用主动吸入式烟感及激光对射烟感,屋顶防雷利用金属幕墙的压顶作为接闪带。

 

结构体系选型图  图源:申屠团兵现场展示

特殊工程设计的策略。清水混凝土大部分是光面清水,应叫饰面清水,而西扎的做法部分要求是非常高的:清水墙一块标准模板规格是1.2×2.4米,只允许有一个对穿螺杆孔,意味着螺杆孔的间距是1.2×2.4米,我们施工常见螺杆间距为45公分,施工需要外加型钢模板体系才能满足需要的刚度;顶棚清水混凝土要求不能有禅缝,我刚开始还没想到怎么做,后来在葡萄牙看到他们的做法,禅缝间距是3×3米,用的是常见铺在餐桌面的PVC片,但应用到我们这个工程时,还是会遇到一些具体的施工难题,比如PVC板在高温时会起拱,施工技术也完全不一样等等。

 

与西扎团队合作的感受。一是系统化成熟的设计,创新的东西也肯定是在成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筑与园林景观一体化设计,细到控制可见的所有建筑构配件与节点做法。二是类建筑师负责制的设计控制,建筑、结构、机电、幕墙、照明、声学、布展等等,需充分沟通与密切协作,与西扎团队设计沟通,需我们工程设计团队,先做到非常专业。三是建设全过程控制,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要及时交流,遇到问题才能及时处理,要做到这样的设计实现度,确实是每个环节都不能少。

 

结构施工现场  图源:申屠团兵现场演示

 

 

王方戟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建筑系教授

 

王方戟  摄影:姚雨何/有方

我想在对西扎其他作品的认识之上,回过头再来想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我曾在《建筑学报》发表过一篇谈论西扎的设计方法的文章,我认为西扎的方法最终是将内、外、结构和空间的互动结合起来,但其最基本的开始,是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业主对建筑的理解不仅是一个博物馆、更是整个园区的开端,我认为这是此项目的主要定位;设计因此肩负了彰显园区内所有建筑的责任,这也是为什么西扎把建筑处理成一个异样的、纪念性的状态,正面背面都是实墙,以和周围小民宅等环境脱离的方式显现出异样性。

 

此外,一个关键点是西扎对一楼条窗的处理。进入门厅后有通往地下室的坡道,通过坡道边上的窗可见外部同样有着坡度、但却是向相反方向抬升的场地。场地的微坡在建筑中原本不易察觉,但通过设计的夸大处理,在建筑里沿坡道下行的时候,更可以感受到场地的坡度。我认为这是让纪念性得以成立的前提,它将与周边场地的关系带入了馆内的体验。

 

条窗,及往地下室的坡道  摄影:侯博文

第二,我个人觉得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以贯之的方法,是对平面和剖面尺度的控制。我个人觉得博物馆的平面图是后生成的,先是根据场地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样子,但这个样子就给内部造成了很多困难。这时可以看到,平面图里有个类似正交的体系,让里面的空间相对规整,更好使用。西扎不太习惯静态的方的空间,他的空间往往是一头大、一头小,就像我们现在所处的入口小、尾巴大的二层音乐厅,是动态的空间。结构和外部环境原因所形成的曲线,自然形成了空间的收放,以及结构合理的条件。

 

平面之外,剖面尺度也有明显的收放。在博物馆中至少有五处2.3到2.4米高度的空间,它们非常关键。第一处是从坡道走上二楼、要进入功能性空间的地方,一下压得很低;第二处是二楼到三楼过程中的2.5层平台;第三处是从门厅进来、往地下室走的节点;第四处是地下室最下面,到端头只有1.8米距离;最后一处是屋顶层的雨棚。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前两处,在这个绵延坡道中突然让人的身体与坡道系统有了亲密的关系;而西扎每次做亲密关系的时候都不会是大面积的长接触,通常是以短接触作为进入另一个空间的前奏。平面和剖面的尺度把控,缓解了这个大中庭的乏味,我想大家喜欢这个空间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经历空间的时候能有所体验,有很好的行走感受。

 

最后一点,也是我认为西扎的设计里始终存在的一点:对于建筑内部各空间之间的关系,西扎始终是在动线中进行想象。比如,在进入二层展厅前的低矮空间后,掉个头就会发现第一个圆洞;这是一个从开敞进入展厅、一掉头却发现中庭空间又以某种方式被带入展厅之内的序列,它让展厅显得不那么乏味。这些开洞都不是偶然,都是在完全的动线上。又如行进中可以看透的一层层空间,这些关系让人们在坡道中可以相互被看到,增加着趣味。中午我听见两个女生在坡道上感叹“好美”,我想这种美不是纯粹几何的美,而是当我们经历过大和小、上和下的看,经历过各种弧线的关系,当我们把身体投射在空间中,才产生的一种真正由心而发的美感。这是身体在空间中自发直观的体会。

 

中庭与坡道  摄影:侯博文

 

范文兵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系主任、教授

 

范文兵  摄影:姚雨何/有方

在研究了西扎不同阶段的草图之后,我发现建筑从最初的条状敞开型(更符合我们一般对西扎建筑与环境融合的设定),到越来越收、最后成为一个块状闭合体。这个非常内向的状态,很有意思。西扎的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也是相对内向的,但与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的情况又不太一样。加利西亚艺术中心周边有修道院、十几世纪的老房子,因此在建筑闭合的环路里设置了很多对景窗,我们虽然清楚地知道建筑是内向的,但是可以看到历史和建筑的对话。而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很有趣,只能在一层看到地面的状态。

 

我的理解是,西扎可能有些不知道如何与对周边环境对话,所以选择做内向型的博物馆。场地对面的“欧陆风别墅”,无论在年代还是在文化上都比较混杂,我们自己尚且未能清楚梳理,对西扎来说,理解这种情况可能更加困难。因此,内向是一个可以理解的选择。

 

西扎草图,2014年1月
西扎草图,2014年5月
西扎草图,2014年7月

回看博物馆的空间构成,主要是两个“并置”的、势均力敌的空间体系。一个是由承重墙架起的“展厅”体系,一个是由两堵主要承重墙悬挑出的、主要由坡道构成的“中庭”体系。不同于西扎自己早先以及其他博物馆的交通系统处理,他把“中庭体系”做得一点儿不比“展厅体系”弱,完全独立成为了一个“空间展品”。这个“空间展品”的几何处理微妙而精准,与身体的关系异常密切,颇有“步移景异”的中国园林空间效果。拐角窗层层叠叠的错位及对位关系,层层迭起的坡道似重复又不重复的处理,坡道进出每层展厅的似对位又不对位的处理……都是极见设计经验功底的;也就是说,学者也许可以把其中空间秩序原理讲清楚,但建筑师落到笔端时,那些10公分和50公分之差所导致的空间变化,只有经验加反思才可控制到位。两个LED灯管的引入,更是强化了“空间中庭”的展品特性,而且是那种当代雕塑展品,在这个中庭里行走,就好像在一个大雕塑里漫步。

 

这就是我主要想谈的两点,一个是内向型博物馆,一个是可以穿越的雕塑。

 

 

鲁安东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建筑系系主任、教授

 

鲁安东  摄影:姚雨何/有方

我不是一个研究西扎的学者,可能更多是代表了普通游客对这座建筑的感知,就分享几幕印象特别深的片段。来之前基于已见到的照片,会认为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是个深色的“物体”,但昨晚在路边透过条窗这“掀起的一角”往里看时,感觉幕墙像是黑色的大幕,既有物体性,却也同时在消解这个物体感。第二个关键位置是经过门厅、要进入中庭的地方:向左是往上走,向右是往下;所以你知道那不是一个纯粹的起点,而是空间中既非开始也非结束的某一个点,在馆内的行走也因此不再是个简单的建筑漫步,而是加入了一个巨大的扰动的秩序中。

 

又如经过门厅沿坡道上行,走到转角时绕出腔体的那个瞬间。我当时想起的是电影《大都会》里高度复杂的城市,大量斜向串通的天桥和轨道构成有点混乱甚至暴力的空间,眼前是或上或下的异质的运动轨迹。那一幕给我的冲击很深,好像推开卧室的门、忽然就走到城市中,面对一个超现实的场景。再往上就进入了二层展厅,忽然把还沉浸在巨大都市感中的你赶出去、怅然若失地回到一个略封闭的空间;再绕过来,透过圆洞窗又得见中庭一角;再前行,复得见全景式的中庭,又回到了刚才喜欢的氛围里。这是一组构成序列的空间,这几幕放在一起很像电影。

 

中庭仰视  摄影:侯博文

刚才葛老师讲到萨伏依别墅,我就在想这两个坡道间的差别在哪里。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和萨伏依别墅总体来看有点像,外表是物体性的,但入内后就迅速进入到运动的秩序中。吉迪翁评价柯布的建筑时曾说,“只有电影能让新建筑被人理解,因为你的眼睛是跟着你一起运动”,而萨伏依别墅就是个典型例子,人的运动和随着运动的看,同时发生。而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的特点在于,其内大量的运动是“被看”的,“运动”与“看”是分离的状态;入内后你眼前展开的,是“运动”和“看”不在同一个位置上的相互的戏剧表演。

 

在拍照的时候我发现对于很多场景,我都在等待别的游客“进入”。我中午入馆时,葛老师在上面的坡道向我挥手,画面比例出奇的小,这里面其实有感知上的扰动。这个空间的戏剧性也在于,它的透视不完全符合你的认知,所以当取景时有两个人同时出现在不同层次上、有大小比例的对比,空间才能被更好地“讲出来”。此外,坡道中央的灯具在空间里也特别重要,我认为它们才是空间本质上的中心。灯具是人在非常复杂的漩涡之中的两个参照系,两灯的相对关系也是空间中层次的暗示者,我一直在期待两个人物演员和两个灯形演员的同时出现。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给我的启发,是影像背后确实涉及到空间的某种本质。它提示我现代主义建筑的空间里不只是一个人,多人在空间中的交互、相对关系、彼此观看,才构成空间中潜在的戏剧与张力。

 

摄影:侯博文

 

徐千禾

汇一建筑主持建筑师

 

徐千禾  摄影:姚雨何/有方

我之前比较长的时间是在美国,这是我实地参观的第一栋西扎的房子。第一次来是在今年5月,当时对项目基本是一无所知,当车子开过、接我的人指向路边说“就是这栋”,我吓了一跳——为什么是这么深的墨色?因为我开始读到西扎的作品是在大二、大三,当时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在葡萄牙的两个白色银行,平面图带给我非常大的触动。所以博物馆的金属材料和深墨色,是给我的第一个冲击,我脑海中的西扎在宁波做了这样一栋建筑。

 

第二个深刻印象是尺度上的误读。当时我看到博物馆的外观是一个坚实体量,除了地面层的玻璃之外几乎没有窗户。在进入前,我脑海中浮现的已知的博物馆类型,内部都是方正、开敞、高大的空间,但进入后我的想法就完全被颠覆了:一个扇形的平面,靠山的部分是弧形,扇形端点直面道路。我一直在想象西扎对这个空间的看法,从道路一侧来读,建筑应是非常清晰的序列,前面的室内中庭可以被想象为一个前院;入口则跟此前的银行作品一样,也置于侧面。就像葛明老师刚才提到,西扎作为第三代或第二点五代现代主义建筑师,一定受到了前代的很多影响,很清晰的一点就是赖特的许多房子基本也都是从侧面进入。在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中,可以读到现代主义建筑在西扎之前的几代实践的痕迹;西扎往往拒绝他人对其设计风格的分类,但其作品的角落中却透露着有关过去的各式线索。

 

近山面航拍  摄影:侯博文

回溯历史,西扎在1950年代已开始实践,而建筑界在1940年代起发生的最大变化,是开始反思过去柯布、密斯等提出的“理想的建筑状态”。我后来也慢慢理解,西扎与其时代的联系。又如拉斐尔·莫内欧在一篇文章中曾提到,最能在建筑里透露出伯格森(我认为这是20世纪前期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理解的“时间”、最能在建筑中反映伯格森所谓“绵延”的,就是西扎。柏格森理解中人所处的“现在”,定是包含着过去、眺望着未来,永远是持续性的状态;而西扎对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空间的组织,比如坡道与展厅的交织而非独立,正是让我深刻体会到这种“绵延”的地方。与密斯的很多作品或者纽约MoMA那种有着清晰交通流线的“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准答案”不同,之于西扎,博物馆虽要包含很多不同的功能,但他选择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最后实现一种“没有差别的陆续的出现”;而不是像柯布说“自由平面”的时候,厕所还是厕所、入口还是入口。

 

此外,西扎对此项目中各个“房间”的处理,给予我很大的启发。我选择用“房间”这个词,是因为我相信对西扎而言,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更像是一个私人的画廊,他压缩了尺度,刻意把私人的亲密传递到公共空间里;西扎对尺度的处理非常敏感,审慎考虑着如何与人的行为和身体产生关系。昨晚的游览中我还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地方,有一处墙面转角大概只有20度,这可能是建筑中第一次有这样小的锐角出现在我面前,相信施工时难度不小。单从形式出发来谈西扎是不足的,应该说,博物馆向公众提供的,是极为完整丰富的体验。”

 

摄影:徐千禾

 

范路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副教授

 

范路  摄影:姚雨何/有方

我是在学校教设计课的老师,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怎么像西扎那样有创造力地带来新的可能性。而对于许江老师“什么东西对你的建筑影响最深”的发问,西扎简洁的回答“山川与历史”,无疑是两个中肯的线索。

 

所谓山川即外部环境塑造。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与周围环境没有过多的细节牵扯,这背后的立场是非常鲜明的。在我的理解中,这个房子像一个潜望镜,周边环境在西扎看来不是没有意义、而是不值得留恋。从这个角度看,博物馆的两个空间高潮是1)入口的地景空间,以及2)屋顶能鸟瞰东钱湖美景的高台;而从外部看来,博物馆的中间部分更像是让你去猜测的视觉想象管道。西扎对这个场地是有非常强烈的判断的,而但凡能从日常变为戏剧的,也一定是情感强烈态度鲜明的事情。

 

屋顶露台  摄影:侯博文

回到内部,建筑强烈的内向性、高耸中庭和两根LED灯柱带来安东老师说的现代都市摩天楼的感觉;同时,坡道也引入了水平向、像寄畅园里L形的园林状空间,水平和竖直的戏剧同时展开。强烈的内向性也使得建筑环境与展品不再是矛盾的、相互争夺游览者注意力的状态,观展的舒适性和在公共空间里“游戏”的舒适性得到了双重保证。因此从空间效率和实用性的角度,我个人认为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的空间品质比我参观过的加里西亚艺术中心和塞拉维斯博物馆要更高。

 

之于历史,不能否认的是西扎对于建筑史上许多经典案例有着深入的、融入骨髓的学习。西扎对原型的应用有其变化,空间都有出处,又难以轻易看出痕迹。比如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在总图的环境中有三道线:1)背后山坡墙体的曲线,2)背面设有入口的三片弧墙,3)面向街道的大尺度圆弧角空间。如果做一个类比,它们与流水别墅中三道线的尺度感有着相似性:1)背后弧形山体,2)其内设有谦逊入口的折墙,3)悬挑在水面上的大尺度平台。此外,还包括对路斯设计中内外反差的学习,以及葛明老师提到的“空间中的空间”:建筑物体的空间与身体的空间在尺度上有戏剧性的冲突,而西扎将二者交织在一起。还有一个细节是在入口一层向地下的坡道,坡道做法中灰色大理石地砖的拼缝,其实是按照萨伏依别墅斜向45度的形式来拼的。这些对经典的引用非常巧妙,也正是西扎的高明之处。

 

航拍  摄影:侯博文
通向地下室的坡道  摄影:侯博文

最后想回应一下安东老师方才提到的“幕布”。我认为中庭的两个LED灯管,恰是建筑内部的幕布,是人在坡道两侧互相对看、互相嬉戏时很好的一个部分,避免了直白甚至唐突的对望。灯柱营造出优雅的空间,既在竖向上作出了引导,同时也形成光的幕布,对看时人在心理上得有一种保护和体贴,房子予人的是非常温暖的感受。

 

 

 

徐立勋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业主

华茂集团执行董事、总裁

 

徐立勋  摄影:姚雨何/有方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的设立初衷,是因为我们在做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对孩子来说,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不是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而是美育教育、体育教育,包括劳动。但因为中国教育体制上的一些问题,这几个重要的方向却时常会被忽略。我们由此萌发了一个设想,要做一个关于美育教育的博物馆。这就是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的初衷。从那时起,最初废掉过几版方案,几经周折后最终在今年按西扎的方案建成。2014年,我父亲和考察团一行前往葡萄牙当面拜访西扎,对于博物馆的设计邀约,西扎最初因年事已高等原因婉拒了邀请,然而最终打动他的正是项目建立的初衷:美育教育。

 

印象很深的场景是,老爷子在聊天过程中一手拿着香烟,一边就在构思画画。博物馆最早的草图,就是在我父亲与西扎交流的过程当中画出来的。父亲说,这就是我想要的建筑。虽然我看不明白那张图,但也许这就是两个老人之间心灵的对话,最终就决定请西扎帮我们重新设计一个博物馆。

 

西扎工作纪实,波尔图,2014年5月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里最珍贵的藏品是什么?是这栋建筑本身。作品实现的过程中曾遇到过很多难题,包括弧形清水混凝土、中庭回廊、博物馆地面的施工等等。作为业主方,我们非常尊重设计师的作品,希望尽可能还原他的设计,但这个代价是很大的,比如地面就整整做了19遍,五楼的屋顶也做了3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西扎团队进行了坦诚而有效的沟通。因为他做设计时可能对我们本地的施工工艺具体情况不够了解,所以驻场建筑师刘纯一在与我们、与西扎之间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如果没有大家相互坦诚的沟通,我想建筑很难能有这么高的还原度。

 

 

王忠祥

宁波大学建筑系教授

 

王忠祥  摄影:姚雨何/有方

我是宁波本地的建筑师,2013年底有一位在华茂置业工作的朋友请我为东钱湖大师工作室推荐设计人选,在上学时就已是西扎粉丝的我毫不犹豫地推荐了他;后来加上深入参与了项目前期工作的张永和老师的推荐,业主基本上就确定了下来。但老徐总非常谨慎,也想把诚意带给建筑师,就决定到葡萄牙亲自拜访,我作为顾问团队随行。

 

西扎团队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很多项目,游览好几天后我们来到波尔图美术馆,那时老徐总有点累了,说“你们去看吧,我就在门厅休息一下”。而在我们兴奋地参观完后,老徐总说了一句话,“这个房子很舒服,让我可以在这里一直坐下去”。也就在那一天之后,他打电话给国内团队,让当时已近施工的博物馆原方案暂停,开始和西扎探讨博物馆的设计。这是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的开始,而前两天老徐总见到我时说,“我们终于把这个事做成了”。

 

业主赴波尔图考察西扎建筑

在西扎的设计之前、已做了施工图的原方案,是个相对容易理解的设计:一个趴在山脚下的建筑,经由非常宽大的台阶从沿街道路往山上“走”。西扎拿出这个方案后,我们作为顾问团队和当地规划局进行交接,当时有位规划局官员曾私下悄悄问我,“做一个跟山一样高的实体放在这里,真的合适吗?”。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刚才谈到的理解都差不多:在教育论坛开始建设的阶段,博物馆周边状态非常复杂,土地已经开挖,环境中没有一个标志或是可遵循的线索。而西扎的设计将位于教育论坛入口的博物馆设立为标志点,周边环境一下子有了“领导”,有了顺着地形托起的中心。它和山体是一种对等的关系。

 

另外一个幕后故事是关于功能的设定。业主最初希望博物馆的三个主题馆都可以独立开放,而且在收到第一轮方案、发现并非独立后,继续提出了这一要求。这可能是一般的博物馆里很正常的状态,但西扎拒绝了,坚持没有修改。西扎非常强调整体的连续性,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不是一个可以水平漫游的大型展馆,可以想象,如果修改为相互独立的三个场馆和破碎的流线,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多变、曲折、戏剧性的坡道,以及如此丰富的体验了。这是西扎的坚持,而业主最后也接受了。

 

最后想分享的是从葡萄牙回国之前的那个晚上,西扎请我们一起吃饭,吃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请同事拿来8张纸,然后铺开在西餐桌上,画了一组8幅的连环画。画里的故事是有一个人在往山上推动一块石头,过程艰难而痛苦,间有停歇;最后当石头被推到山顶上,边上许多人就开始欢呼,此时其中的一个人长出了翅膀、飞了起来,是胜利的喜悦。然后西扎让我们一行8人开始抽签,每个人送一张,我有幸抽到了飞腾的第8张(笑)。最近建筑圈开始热议博物馆的建设,我才突然意识到,其实西扎已经预想到这个过程的复杂,而我拿到的这幅画,是预示着最后的欢呼。

 

王忠祥展示西扎手绘  摄影:郭嘉/有方

 

 

疫情当下,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主创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与卡洛斯·卡斯塔涅拉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与当日活动现场的参与者进行了积极的互动。这是西扎的第一次中国视频连线,而互动主要通过问答进行。

 

视频连线现场  摄影:郭嘉/有方

鲁安东:请问您如何看待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的物体性?您会将其视为一个“物体”吗?

 

西扎:它是一个物体,但是由场地定义出来。如果你仔细观察建筑的形式,会发现它与坡形地势紧密相关,我们先有一个底部的基本形态,然后确定整栋建筑的形态。另一个推动建筑形态发展的因素是室内空间,虽然现今很多建筑会把外观和室内分开来设计,但对我而言,这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在色彩的选择上,我们有过很多讨论,配合建筑的有机形态和材料,我们最终选择了深色的方案。可能也有一个原因是我做过太多白色的建筑,因此在中国的两个博物馆(杭州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与宁波的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中,一个选择了红色,一个选择了墨色。

 

鲁安东:博物馆戏剧性的空间效果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是有所参考还是偶然为之的结果?

 

西扎:这个博物馆的概念是制造一个空间的序列,包括隐藏在白墙后一个个的房间(展厅),带有自然天光的中庭,洞口也会把自然光带进侧面的展厅。人在建筑里的漫步体验也是很重要的考虑,例如建筑要怎么设计、人们才会持续行走和流动,人如何在一个展览空间中行动等等。

 

卡洛斯:当你在建筑里漫步时,你看见的场景会随之发生变化。

 

西扎:我会说这就像是音乐,建筑漫步就像音乐演奏时带来的连续性,韵律感。

 

视频连线现场  摄影:郭嘉/有方

徐千禾:您文章《“住”宅》(Living a House)里的最后一段,似乎是您对住宅的梦,我很好奇您在设计这座博物馆时,心中是什么样的一个梦?

 

西扎:设计这个博物馆,我的依据不是某场梦,而是曾经的体验,以及基地与景观。我已经做过四五个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与我在巴西做的阿格雷港卡马戈博物馆有一定的相似性,两者都有高中庭,展厅围绕中庭,以坡道形式展开。

 

阿格雷港卡马戈博物馆 ©Ronaldo Azambuja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  摄影:侯博文

我们也曾开展工作坊,让建筑师与策展人一起讨论应该如何设计一个博物馆。有些人希望博物馆是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式,他们认为开放的形式将成为艺术家/策展人与展陈空间的对话,就像建筑设计是与景观的对话、与人的身体的对话,是建筑师面对限制条件时的挑战;另一些人则认为这种开放会带来对艺术家策展的限制,因为如何处理展览与开放的空间将是个问题。

 

赖特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是一个大中庭与后方展览房间的组合,两者是分开的。在巴西和宁波的项目里,我将中庭与展厅混合在一起,制造出一个巨大的空间,像一个巨大的洞,同时又可以陈列展览。如何为不同的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展览空间,是房间式还是开放式,我们在思考如何提供更多选择。有些人说好看的博物馆是与艺术的竞争,理想的博物馆应该是没有形式的;但我认为我们永远都要考虑基地、景观、文化去设计一个博物馆——如果展览足够好,建筑与展览应是健康良好的关系。

 

坡道与展厅的结合  摄影:侯博文

卡洛斯:(谈了那么久)好像没有在谈梦境。

 

西扎:(笑)好像确实是。如今做建筑师,甚至有点像一个噩梦,我们需要与太多东西作斗争了。但这个项目做的很开心,这在今天的建筑实践中不常见了。当客户需要品质的时候,建筑师是可以实现的,但如果客户对这个根本不感兴趣……幸好这个项目没有经历那么痛苦的斗争。

 

现场观众:在亚洲做项目与在欧洲做项目有什么区别?

 

西扎:区别很大。在欧洲做项目,我永远都能遇到很多很多困难,甚至有项目45年了都没有建成。我在中国做项目,目前的体验很愉悦。人们对建筑的热情,让我印象深刻。

 

视频连线现场  摄影:郭嘉/有方

就在西扎谈在中国做建筑的感受时,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业主、华茂集团董事局主席徐万茂悄然出现在研讨会现场。两位老人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再次相见。

 

“见到你很高兴。你对这个建筑满意吗?”

“很满意,大家都说好。我们很想念你!”

 

“从葡萄牙带回去的红酒开了吗?”

“没开呢,等下一批房子建好,你们来宁波时再开。”

“好!”

 

无论是隔空问候、表达开馆的激动之情,还是与西扎、卡洛斯约定下一次开红酒的日期,再到最后的隔空握手,两位语言不通但想法相通的老人,以这样的互动作为活动的结尾,场面温馨,让人动容。

 

就像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葛明在结束语致辞中所说,“今天的场景,相信会非常深刻地留在所有观众的心里”。

 

视频连线现场  摄影:郭嘉/有方

 


现场报道 / 原源、李菁琳

摄影 / 郭嘉、姚雨何

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原源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部分图片由主办方提供,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
政策资讯
有方报道
资讯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