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现场 | 3种打开方式、8个必看展品,“木构复兴”:2020年不能错过的展览

现场 | 3种打开方式、8个必看展品,“木构复兴”:2020年不能错过的展览
现场报道:原源 | 编辑:原源 | 2020.08.19 10:59

“在当代中国,寻找一种带有思想性根源的建筑成了一种难题。木建筑,在我看来,就是一口隐匿着恒久建造思想的深井。”

——主参展人 王灏

 

 

刚过去的周末,上海建筑圈一如既往的热闹。而其中社会参与最广的事件,或许是上海K11建筑艺术节“木构复兴”展的开幕——借由数十位建筑师及非遗传承人的文化力量,在上海中心一处大众文化的枢纽,展开一场对中国传统木构与匠作系统再造的讨论。

 

展览由K11 Craft & Guild Foundation、建造学社及新世界中国联合主办,包括李翔宁策展的K11建筑艺术节“木构复兴”展,及分展策展人左靖策划的“木之迷思”当代艺术分展。主展厅位于chi K11美术馆内,展期将持续至10月18日。

 

展览现场

传统木构撑起了中国古代造物文明的大伞,代表着传统手工的最高集成。但当代围绕木构的探索,似乎很容易被贴上“怀旧”与“乡愁”的标签。

 

然而本次展览中木构制式的创新与当代技术的介入,以及围绕匠作系统再造的系统实验,无疑呼应着主参展人王灏在开幕式上的总结:“木构不是僵死的遗产,它可以被当代改造、继承,重要的是把优雅造物的水平延续下来”。导览过程中谈及水乡尺度与“建造、家具、植物系统的高度统一”时,王灏几次自然提及的“这就是我们中国”,则证明着“乡愁”即便存在,也并非廉价的鼓吹或感怀。

 

要气脉相通,而非容貌相似。当代木构,也绝不仅是对于传统的“眷恋”。

 

泉下问道
潘村

 

———

K11建筑艺术节“木构复兴”

购物中心里的建筑展

 

选址于K11,这是一次浸入式、共享式的展览设置,在人潮涌动、充满日常气息的商场中,把木构这一造物艺术与城市紧密相连,与大众无缝对接。

 

展览分为序“七柱式”“木构与水”“木构与工艺”“木构与生活”“木器与艺术”五个板块。除“木构与水”“木构与工艺”主要位于主展厅chi K11美术馆内,其余三板块有机地穿插于购物中心中。

 

作为序曲,装置“七柱式”坐落于面向城市的一层圆形广场,醒目标记出展览入口。从宋代柱式到当代新柱式,七棵巨柱耸立在广场上,古今榫卯设计思想被嫁接在一起,形成了木构的传承与革新的续脉。

 

七柱式

由左靖策划的“木之迷思”当代艺术分展,包含两个板块:“木构与生活”主要位于B3层的ArtStore展厅,展出当代“小木作”榫卯家具与碧山工销社“长效设计”理念下的生活器皿;“木构与艺术”则分散点缀于chi K11美术馆至地上四层的重要空间节点,在交通要冲以及中庭空间,呈现一系列与木器有关的当代艺术装置作品。

 

分展“木之迷思”单元作品 – 如如之心
分展“木之迷思”单元作品 – 角柜计划

——

主展厅的三种“打开”方式

本次展览的主展厅位于B3层chi K11美术馆,面积约1500平方米。其内“木构与水”“木构与工艺”展出的建筑项目从几百到数十万平方米,尺度不一;木构年代横跨宋代、明代、当代,类型和范畴都非常广泛。

 

主展厅中,一个大型水系装置串联起了各个展项。本次展出的项目或依水、或傍水、或邻水、或眺水、或望水,天然石材经高精密加工后形成的“水系”构成了展厅的空间骨架,隐喻江南水系的再造,也模拟着小建筑与大环境之间的互动。

 

地面水系装置与展项的交织

主展厅入口的第一件展品,是装置“泗水归堂”。这是江南地区八角天井经抽象改良后,在当代建造中的演绎。其中的水缸和天井,是传统宅院文化的重要类型,是中国人有关居住的重要设定。从外部时尚喧嚣的都市,进入文雅又充满创作力的展厅,它提示着一个仪式性的开始。

 

泗水归堂  摄影:苏圣亮(上)

自“泗水归堂”向左是KCG创办人及主席郑志刚、“木构复兴”策展人李翔宁、分展策展人左靖的展前言,向右是史颉主笔、描绘王灏自宅意象的画作“泉下问道”。对于这场专业深度与普及趣味兼具的展览,在跟随三次导览后,与你分享主展厅的以下三种“打开方式”:

 

01

非专业爱好者:

不如从传统木建筑研究纪录视频开始

 

如果你和有方君一样,是对木构有着好奇的非专业人士,影像厅内KCG联同王灏制作的纪录视频,无疑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木构现状与主参展人的辩证态度,为随后的观展做一份铺垫。

 

发达的古典木构,是值得尊敬的成就,而演进后的当代木构是可以与古对话的另一座高峰。发达的古典木构,也是一份沉重的遗产,要求着代际传承,也要求面向大众的转化。

 

传统木建筑研究纪录视频

 

02

“木痴”Woody Guys:

经典模型与新木构,是散布角落的惊喜

 

长期关注木构的研究者,不可错过的是“华林寺大殿”“东大寺”“独乐寺观音阁”“华林寺柱头铺作”等经典模型,展示着中国传统木构的迭代积累。此外,郁宅中榫卯丝丝入扣的明制花窗,精炼呈现传统木构最基本力学原理的“重力平衡”,“新螺旋藻”背后墙面上描绘螺旋藻从春秋到当代研发过程的图纸,以及王灏与建造学社在浙东地区发掘、保存的诸多传统木作构件样品,都可在本次展览中“一网打尽”。

 

华林寺大殿
独乐寺观音阁
东大寺
华林寺柱头铺作
传统螺旋藻井

透雕板、直榫等传统螺旋藻井的各种构件,“最终中国人用这些部件构成了旁边那张画”。
对浙东江南地区营造方式的研究。铺作、砖、石、门窗、板壁、各式传统金属构件,无一不精细。

在传统木构之外,专为本次展览创作的“蝴蝶梁”等装置,以及“鹤嘴柱”“新螺旋藻大厅”“编木拱”等新木构,则呈现着当代建筑师的推演。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建筑史学家赵辰在开幕论坛上这样评价:

 

“我很早就注意到王灏的木构研究,第一印象是‘这个年轻人又想玩玩了,但估计也就只能玩这点东西’。因为我知道这事非常辛苦,有太多理由会让你随时结束。但后来看到他们研发的、由数根木料交错而成的当代柱式‘鹤嘴柱’,就知道我需要跟他沟通一下了,因为明白他在做一些我也非常感兴趣的事情。”

 

蝴蝶梁
鹤嘴柱
新螺旋藻  摄影:苏圣亮

 

03

建筑师们:

向模型和图纸呈现的原真建造出发

 

之于建筑师,主展厅精选的近五年来王灏及建造学社最具代表性的木构实践,无疑是最“过瘾”的部分。现场集中排布着与水系装置相嵌合的模型、图纸、建成摄影,呈现出木构传统之于现代设计的潜力,结构优先、预制化这两个木构系统中的重要思想展露无余。

 

展出项目包括王灏团队的第一个建成作品:前童润舍。设计在宁波当地的穿斗式木构里介入保国寺“偷梁换柱”的改造思想,原有的传统空间跟结构形式发生巨大改变,形成新旧对比强烈的当代新木构象征性空间。项目应用了王灏团队研发的叠梁竖柱,其原型取自保国寺瓜棱柱,是当代简化梁柱的一种典型。

 

前童润舍  摄影:陈颢(下)

另一个代表作小越馆坐落在浙东运河边,设计在空间中再营造一条小运河,把水乡特有的公共空间营造方式带入封闭的住宅里。项目完整演绎了植物和景观系统对建筑的控制,在重新规划的展陈装置、座椅系统、排门做法中,不乏对传统工艺的当代再利用——这些做法在浙东地区之外,也都是鲜少见到的。

 

小越馆

此外,从实验了四种不同木结构来满足不同空间诉求的“潘村”,到以帆船式拉索结构解决木构受力、通过结构创新畅想空间与功能的“某图书馆”,再到塑造水上桥形空间、让混凝土与木结构直接发生关系的“粮仓”,以及在农田梯田景观之上采用三跨的形式、建立起跨度达50米的斜拉索木构的“阳明博物馆”,展览呈现着当代木构建造的多元演绎。

 

潘村
某图书馆
粮仓
阳明博物馆

 

——

但无论你如何“打开”展览,

以下8个展品都不要错过:

一水图,关于展览内核的画作,一幅应从右到左观看的八米长卷。水经过高山、大川、平原、村落再到当代建筑,最后到一个精神性的小茶室,探讨环境与人造物之间综合的编织,演绎建筑与环境如何通过水重获平衡。

 

一水图

超级水乡,一次理想主义的社群营造。水平铺展的模型是在绍兴传统水乡城市的基础上,对当代水乡的畅想。设计试图建立立体的桥梁住宅系统,水系、桥梁结构与路网控制了整个空间的生成。导览中王灏介绍,“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泰顺的廊桥,绍兴的桥宅,苏州各种各样跟水与桥有关的空间;这种诗意的、桥宅的、聚落的营造,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方式。”

 

模型旁,是董建成对多座绍兴古桥的摄影作品。

 

超级水乡  摄影:苏圣亮
古桥摄影

俞宅,坐落在春晓的全木质乡村实验住宅,带有强烈的预制思想。结构使用王灏团队拥有专利的六向偏心柱,通过对木构衔接方式的改进,实现了80%机械化生产和20%手工匠作系统的结合,既强调来自传统的大榫卯做法,又强调现代机器化加工的可能性。

 

俞宅的所有榫卯结构在工厂完成,提高效率、降低造价,使其变成普通老百姓都能消费的木结构,而不仅是一个奢侈品。“在这个方向,日本有日本的玩法,瑞士有瑞士的玩法,我相信我们在中国的传统里也会发现自己的方式,并以此加快乡村的住宅更新”。

 

俞宅

郁宅,王灏心中“一个有份量的房子”,平面布局调整了三年、很多细部完全以明代工法营造。在建筑之外,设计以配套家具表达统一的品质,以有相同份量的植物“压住”外部空间,实现内外的高度平衡。

 

这是导览过程中王灏第二次说到“这就是中国”:“从建造系统到家具系统、植物系统,必须是‘三位一体’,在同样一个高度、同样一个厚度、同样一个重量,才能完美地把一个很好的东西建造出来。这就是中国。”

 

郁宅、郁宅平面

冯骥才图书馆,又名抱珠楼,是位于慈城西部传统街区中历史悠久的老藏书楼。改造的一个亮点,是在其中一栋主体建筑的木质空间里加入了现代的阳极氧化铝板金属盒子,“老房子里非常暗,我们想用氛围灯打亮这个盒子,再用铝板的优雅反光提升整个空间的品质。”改造后的空间既可以体会到传统建筑的韵味,也有非常当代的手法。如王灏反复谈及的,“要气脉相通,而非容貌相似”。

 

项目的三号楼阅览大厅,是脱胎于宁波当地螺旋藻原型的当代大木作。通过对传统力学框架的解读,结合现代钢构件辅助,形成一种连续的螺旋、一个跨度约17米的类似万神庙的大型无柱空间。设计从传统中获得灵感,希望生成当代温馨的木质阅览环境。

 

木质空间里的金属盒子
冯骥才图书馆阅览大厅

螺旋木塔,来自两个方面的思想。空间原型源自日本旧正宗寺圆通三匝堂,两条相互平行的螺旋路径缠绕上升;结构原型则来自对应县木塔结构的分析:将应县木塔的结构进行螺旋后,平坐层和斗拱层相互交替,柔性层与刚性层之间更加均衡。

 

在当代技术条件下,这样一个高难度的木塔结构,是可能建成的。古代力学观点在当代可以被优化,也可以进行转译。

 

螺旋木塔

稻田木构,呈现着一种自由的、与自然达成一致的建筑。九个不同的小住宅类型在稻田之中、竹林之下,形成完美的院落关系,凸显着传统穿斗式木构朴素天然的美学品质,以及常常被人忽视的乡野景观资源。

 

设计面向的议题包括如何面对传统村落的衰败,如何“拯救”老屋,如何把已与自然形成高度完美和谐关系的房子,重新纳入到当代设计中。于此可畅想最高科技的住宅技术保障与最原始外部环境的交融。

 

稻田木构

天空街,位于宁波K11项目的四楼屋顶,是一条以当代木构打造的百米精品购物街。设计运用了螺旋藻等大量传统的建造手法,在当代商业空间中体现出人文之气。

 

秀场是K11天空街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节点,其原型取自于传统编木拱桥的桥下空间。由木头编排组织形成空间架构,跨度在10米至20米之间,有非常明确的结构美感;木结构结合钢结构辅助,以满足防火需求。建筑上方架起当代版八字廊桥,以后可能会是“全中国最酷的一个星巴克”。

 

天空街(右侧模型)  摄影:苏圣亮

K11天空街秀场

 

———

开幕论坛

传统需要继续“被发明”

在8月15日上、下午两场开幕论坛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学家常青,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建筑史学家赵辰,非常建筑主持建筑师、前普利茨克建筑奖评委张永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Atelier Bow-wow主持建筑师贝岛桃代,以及本次展览主参展人王灏带来主题演讲。

 

常青通过2010年起历时十年的屈原博物馆一二期设计建造,围绕“木构古风+当代再现”,分享了自己研究中国风土建筑的体会及对于木构的判断:木构有经济适用、触感宜人的特点,今后依然将是建筑——尤其居住建筑——要选择的材料,是能够复兴、将普惠社会的新风土领域。

 

 

赵辰从自己的“木痴”生涯谈起,在“家学的木”“营造法式的木”“欧洲的木”等经历后,提出“木构文化十问”:

1. 建筑形式与木到底有什么关系?

2. 中国的木文化传统取决于建造体系还是建筑师的预设?

3. 中国木文化传统为何受制于某些古代形式?

4. 木构的传统是中国特有的吗?

5. 木的材料性能是单一的吗?

6. 人类为何天然亲近木的材质感?

7. 木文化与人类文明发展史是何种关系?

8. 木文化与人类文明的必然关系反应最根本生态原则?

9. 中国木文化受制的“科学体系”是足以可信的吗?

10. 当下中国建筑文化的复兴中木构该如何表现?

作为“同样对木构投入了很多人生精力的人”,赵辰在发问与释疑中,为展览的探索做出注解。

 

 

在下午的第一场演讲中,张永和从木构与遗产扩展开来,将话题引向“传统与时间”。围绕对重庆故宫学院、吉首美术馆、吴大羽美术馆三个项目的分享,讨论延伸至设计回应不同时代建筑的方式,东西方对时间的不同理解,以及时间与空间的不可测量性。

 

贝岛桃代的演讲题目也是Atelier Bow-wow长期的研究领域:建筑行为学,为本土资源创造更好的可达性。建筑行为学以人、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为基本研究框架,在对日本、瑞士两国木构设计行为的横向与历时比较后,贝岛桃代分享了核心住宅(Core House)等四个项目,提出在21世纪的建造中将全球化与本地传统相结合(Hybrid)的概念。

 

 

最后一场主题演讲,王灏回顾了展览线索,这也是其团队近5年来研究与实践的一次“中期总结”。与策展人李翔宁共同商定的展览主题“木构复兴”试图追问一个问题:当代中国建筑师,如何寻找本土领域里重要的形式创造来源?这是一个建筑师无法回避的问题。而本次展览给出的“答卷”是围绕木构与水,这两个江南地区营造中的重要元素,展示一组有着“雄心壮志”的设计。

 

 

在主题演讲之外,开幕论坛的研讨嘉宾还包括:文化力研究所所长、上海衡山·和集、方所上海浦东店创意总监令狐磊,稀捍行动联合创始人兼理事长米成,大舍建筑主持建筑师与创始合伙人柳亦春,Archi-Union创盟国际主持建筑师与创始合伙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袁烽,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联合创始人张准及本次展览策展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李翔宁。在周末的K11中庭,关于穿斗、反宇、朱利安《论时间》等的讨论与熙攘来往的人群,形成有趣的并置。

 

 

木构与亲水的诗意,在真正的日常生活中意味着什么?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城市中,建筑师采用木构这一形式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柳亦春)如何突破传统木构的制式,以材料性能为优先进行讨论?(赵辰)如何更好地“驾驭”木结构,提高其受力、变形的可测性?(张准)木构复兴伴随的问题,或者说时代的精神是什么?当代木构是一种“情怀”“格调”,还是有时代生命力的创造?(袁烽)……在展览之外,需要以实践回答的未竟之问还有很多,而所谓传统,也需要继续“被发明”

 

 

 

 

主办机构

K11 Craft & Guild Foundation

K11 Craft & Guild Foundation(KCG)由郑志刚(Adrian Cheng)创立,2019 年成为香港注册的艺术及文化慈善机构。我们是文化工匠,致力传承与复兴即将失传的中国传统工艺,建立工艺文化生态圈,为社会创造共享价值。我们致力把工艺融入现代生活,通过研究、教育大众及与匠人合作活化工艺,使「文化」与「商机」共融,做到真正可持续的工艺保护及发展。

建造学社

建造学社立足于江南地区的地域营造。至此,建造学社在江南地区的木构研究与设计已经持续五年。学社宗旨以木构力学特征为捕捉器,编织一张直面传统匠作文化的网,从中改造,形成一种高度成熟的新造物系统与当代的新的生产力。学社秉承目前城市以及乡村的建成遗产特征,发展以大木作为雁头的建造哲学,建立一种基于中国现实的广义“批评空间”,超越地域主义营造。

新世界中國

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新世界中国”)为香港上市公司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香港股份代号:00017)旗下的内地物业旗舰,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港资企业之一。新世界中国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打造令人心满意足的社区,构建繁荣安定、活力充沛的个性都会为愿景。凭借前瞻远见,新世界中国揉合传承与创新,倾注细致匠心发展大型综合商业地标、写字楼、商场、住宅社区及酒店等,缔造让人、城市、自然共融并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赋予每个城市新的底蕴。

K11建筑艺术节“木构复兴”展览

策展人:

李翔宁

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长江学者青年学者,知名建筑评论家和策展人,哈佛大学客座教授。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际建筑评论家委员会委员。在重要国际学术刊物发表了数十篇中国当代建筑和城市的理论与评论文章,并出版了多部著作。曾在达姆施塔特大学,东京工业大学、UCLA等大学任教。他担任PLAN、Le Visiteur等国际刊物编委。担任密斯奖德罗奖欧盟建筑奖、CICA建筑写作奖、PLAN建筑奖、西班牙国际建筑奖等评委。他还是曾担任米兰三年展中国建筑师展、深圳双年展、西岸双年展、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釜山建筑文化节策展人。

助理策展人:

莫万莉

莫万莉是一位青年策展人。她曾策划“甜蜜的家”(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7)和“止物”(北京OCAT研究中心,2018)等展览,并担任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和上海2017城市空间艺术季助理策展人。她目前担任Architecture China杂志执行编辑。她曾在包括《时代建筑》、Retrospecta、《Wallpaper卷宗》《艺术新闻》等刊物多次发表文章。莫万莉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博士候选人。她于耶鲁大学建筑学院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

参展人:

王灏

佚人营造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2002 年毕业于同济大学,2005 年毕业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2011 年创立事务所“佚人营造”( “佚人”是对传统匠作系统的指称,2015-2019,事务所短暂用名润建筑工作室),2020年与裘浙锋先生一起重启佚人营造,双方为创始合伙人。2013 年在上海设计中心举办“自由结构 – 中国新民居”个展;同年获德国BAUWELT 处女作奖。2015年与左靖先生一起创立建造学社,2015 以及2017年参展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2015 至今,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毕设客座导师。2016 年参展第15 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2019年入围“自然建筑 · Architecture China Award”青年探索奖。

建造学社学术团队

建造学社立足于江南地区的地域营造。目前,大量的传统木构民居被拆除、移建、败落、不适当的现代建造方式被生硬地植入。如何使本土建筑学重新面对当今江南地区乡村大量的新建需求,同时比较好地延续江南木构民居的气质底蕴、工艺, 成为新民居建设第一线的问题以及关键所在。重塑民居的建造道德;改良以及传承建造工艺;延续民居的精神性空间是当今江南地区乡村民居营造的重点。

“木之迷思”当代艺术分展

策展人:

左靖

策展人,乡村工作者。安徽大学副教授。曾任北京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创办并主编《当代艺术与投资》《碧山》《百工》等多种期刊和书籍。他曾在国内,以及西班牙、奥地利、挪威、智利、巴西等国的艺术中心和美术馆策划过几十场展览和电影展映,包括广东时代美术馆、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南京博物院、西班牙瓦伦西亚现代美术馆、马德里Tomás y Valiente艺术中心、智利当代美术馆和圣保罗当代美术馆等国内外重要艺术机构。2011年后,他以安徽、贵州、云南和河南农村为基地,工作重点转向在地的乡村(镇)建设。

参展人(以姓氏拼音排序):

陈晓阳

视觉人类学博士,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副教授,源美术馆发起人。作为跨领域的研究者、艺术家和策划人,近年主要从事人类学研究与社会参与式艺术实践,她的项目及作品多以被遮蔽的社群历史与现实展开,在复杂的城市与非城市社区与志愿者组织、教学机构、博物馆和公益组织合作,用在地展览和研究性写作等方式持续展开关于华南文化的研究、传播与再造工作。

洪磊

1960 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现生活于常州。曾于上海美术馆、纽约前波画廊等举办个展,并曾参加第六届光州双年展、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东京立川国际艺术节等展览,作品被法国文化部、美国世界摄影中心、芝加哥大学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收藏。

坎保

艺术家,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广州。源美术馆联合发起人。他在绘画、写作、装置、影像等领域,以个人体验的创作方式进行艺术创作研究,持续进行社会参与式的艺术项目实践。

李青

1981年出生于浙江湖州,现工作生活于杭州、上海,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他曾在上海Prada荣宅、马德里Tomás y Valiente艺术中心、首尔阿拉里奥美术馆、澳门东方基金会、浙江美术馆、上海歌德开放空间等机构举办个展,并于2017年入选法国Jean-Francois Prat 奖。他的作品往往在相似性和矛盾中寻找理性的裂隙,通过迂回重叠的结构作用于观者的感觉和认知。近年来的创作追踪广泛发生在信息传播、集体记忆和知识经验中的历史碎片化和意识形态冲突,检验图像、语言、符号系统和社会空间之间的张力与矛盾,串联起多层次的经验要素,并从中调和出具备冲突性结构的新的叙事界面。

黎薇

1981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第三工作室,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他曾于瑞士文化基金会、法国F2画廊、红砖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等机构举办个展,并曾参加瑞士里特伯格博物馆“镜子-对自我的映射”、德国米尔海姆美术馆“China 8”、曼城三年展、“首届HUGO BOSS亚洲艺术大奖——中国新锐艺术家”、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等展览。

邵帆

邵帆(字昱寒)1964年生于北京艺术世家,并一直生活在北京。自幼随父母学习绘画。邵帆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及参加重要群展,近期的展览包括:在荷兰北布拉班特博物馆举办的个展““邵帆;在真相与幻象之间”(2019),在瑞士卢塞恩美术馆举办的展览“自然-动物的狂欢”(2018),在瑞士伯尔尼美术馆和保罗克利艺术中心举办的群展“中国私语”(2016),在丹麦奥胡斯美术馆举办的“新朝代——中国创造”(2015),在德国汉堡美术馆举办的“秘密符号”中国当代书法展(2014)等。其作品从1988年始被世界许多美术馆收藏,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美国皮博底博物馆、中国美术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香港M+美术馆、日本福冈美术馆等。

邵译农

1961年出生于青海西宁,1982年于青海师范大学油画专业毕业,1987年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届助教班毕业,现居并工作于北京。近期的展览包括: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国立美术馆举办的展览“一个红色时代的童话·来自白兔画廊作品收藏”(2019),在山西平遥举办的展览“平遥国际雕塑节·内在的生命意志”(2018),在英国伦敦凤凰之家艺术馆举办的展览“暂存·神与物游”(2017),在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的展览“今天重做”(2016),在德国杜塞尔多夫NRW-FORUM博物馆举办的展览“中国8—莱茵鲁尔区中国当代艺术展”(2015),在意大利威尼斯米希宫/博洛尼亚 Magi'900博物馆举办的展览“无常之常——东方经验与当代艺术”(2013)等。

史劼

浙江宁波人,现生活工作于杭州。本科和硕士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人物专业,博士阶段转向“中国思想史与绘画”的理论研究。从事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从观念史的角度来探索中国书画艺术精神与东方文化的内在结构。曾主编《叁问》论丛。2010年开始与建筑师王灏合作新建筑绘画系列。

张克纯

1980年生于中国四川, 现生活、工作于成都。他曾获得2008年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奖,2012年三影堂摄影奖提名,2012年及2013年索尼摄影奖提名,2014年法国汇丰银行摄影奖提名,2014年美国DAYLIHGT摄影奖,2014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发现奖。他参加的主要展览包括:2012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未来展,2013年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2013年法国巴黎Photoquai摄影双年展,2014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以及2014年北京+3画廊“北流活活”个展。他的作品曾在《时代周刊》《BBC News》《Telegraph Magazine》《中国摄影》等媒体上刊载。他的作品已经被多家国际知名的博物馆以及个人收藏家收藏,诸如加拿大中国影像档案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美国威廉斯学院美术馆。

赵赵

1982 年出生。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洛杉矶。赵赵自始至终都持续着颠覆性的方式进行创作,他热衷于利用各种艺术媒介对现实及其艺术形态传统惯例提出挑战,其各种领域的作品旨在探讨个体自由意志的力量和权威控制的力度。他曾在柏林亚历山大·奥克斯画廊、斯德哥尔摩Carl Kostyál 基金会、洛杉矶Roberts & Tilton、纽约前波画廊、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等机构举办过个展与个人项目。他的作品也曾参加过多个机构的群展以及收藏,包括美国纽约MoMA PS1、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汉堡火车站当代艺术博物馆、意大利罗马国立21 世纪美术馆、香港西九龙文化区M+美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等。2019 年赵赵获得第十三届AAC 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大奖。

关于chi K11美术馆

坐落于上海繁华地区,chi K11美术馆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自2013年开幕以来,美术馆举办了超过53场艺术展览,包括「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跨界大师·鬼才达利」及多场当代艺术展,逾200场展览系列讲座,形式多样的艺术工作坊和艺术论坛。美术馆曾与巴黎东京宫、庞毕度艺术中心、伦敦ICA、蛇形画廊、纽约MoMA PS1和新美术馆,为公众展示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权威机构的多元合作和跨文化碰撞,同时为艺术爱好者们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当代艺术的非凡体验。

chi K11美术馆如同一个让艺术发生的游乐场,把美术馆里的艺术品呈现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同时以舞台般的体验激发客人的艺术潜力。这不仅激发了当代艺术的多种表达,更为大众带来体验本土文化与艺术交融的无限机会。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K11、王灏、苏圣亮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现场
资讯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